2022.06.30 能源
- 《快公司》(Fast Company)的世界變革理念獎現已進入第六個年頭,旨在表彰透過技術、科學、設計、金融、教育和慈善事業解決世界上最複雜問題的公司和組織。
- 一個由Fast Company編輯人員和記者組成的小組,從全球近3,000份參賽作品中選出了獲勝者和決賽入圍者,這些參賽作品來自交通、教育、食品、政治、技術、健康、社會正義等領域。以下為39名獲獎者中的精選:
食物類別
- 追蹤食品新鮮度的系統:在美國,每年約有30到40%或1,330億磅的食物供應被浪費。加利福尼亞大學柏克萊分校的學生設計了一個可以根據購買清單追蹤食品的系統-EIDOS、並透過可黏在牆上或冰箱的發光磁磚來提醒食物即期,系統附屬的應用程式還可以針對即期材料分享食譜。
- 不含動物成分的乳清蛋白:美國柏克萊的Perfect Day是第一個以精確發酵來製作無動物成分乳製品的業者,這是幫助產品例如純素起司正確融化、並擁有典型起司質地的關鍵步驟。透過DNA對微生物進行編程來製作乳製品蛋白,取代飼養牛隻,可大大降低環境碳足跡。在公司去年生命週期評估中,無動物成分乳清蛋白相較乳製品中的乳清,可降低60%能量消耗、減少97%碳排放、並減少99%用水。
- Impossible Pork:美國素肉生產公司Impossible Food針對廣泛使用的豬肉發展植物性肉,影響潛力可觀。
建築、建造、能源與公共設施
- 由海水驅動的燈:美國哥倫比亞再生能源草創公司Edina聘請創意機構Wunderman Thompson和哥倫比亞北部瓦尤人設計WaterLight,為全球約7.59億缺乏穩定電力的社區(多為沿海社區)提供永續照明方案。在這個可攜帶裝置中,鹽水可激發電離反應來產生足夠的電能,只需要半公升鹽水就可以產生45天的電力。
- 樂事工廠家庭供暖:比利時房地產開發商Ion正在為弗爾納新住宅區尋找永續供熱替代方案,百事公司(PepsiCo)建議社區與樂事洋芋片工廠展開合作。工廠內每小時烹煮20噸馬鈴薯的蒸汽可加熱水迴路,以更有環境效率的方式取代天然氣,並為百事公司帶來碳補償機會,此技術具有可複製性,期待在未來10年內達到500戶家庭供熱。
- 福特F-150 Lightning電動車:為美國最暢銷電動車,不只能像經典皮卡載運重物,也能加速到比汽油卡車更快,甚至可為建築設備提供動力。
- GAF Energy 太陽能瓦片:美國GAF是全球最大的屋面公司,該公司新型太陽能瓦片可像屋瓦一樣直接裝設在屋頂,GAF公司期待藉此加速能源使用到再生能源。
- BlocPower:以軟體為國家內大部分建築建模,包含能源使用細節。還可為每個人創造去碳化計畫。
- ClimateScout:美國Redfin公司的ClimateCheck功能可幫助在一開始就設計具有氣候韌性的房屋,並了解當地氣候。而開放資源工具ClimateScout幫助建築師快速識潛在功能於設計中,如綠屋頂、可收集太陽熱能的熱儲存牆。
材料與化學品
- 由鋸末廢料製成之 3D 列印木材:美國馬薩諸塞州的初創公司Forrust,將原本將廢棄的鋸木屑以3D列印製成木產品,可重現任何樹種的木紋。由於鋸木屑十分常見,此產品有助於消除現在木材供應鏈挑戰。
- 由稻米廢料製成之木材:密西西比州的Modern Mill以食品生產廢棄物-稻穀,來製作升級再造、非樹為原料的建築材料。
- 自然對有毒工業清潔劑的答案:一家從美國卡內基美隆大學化學研究起步的草創公司Sudoc,正在發展用於重度清潔的安全化學品,勝於傳統、有毒的化學品。該技術基於仿生學,從肝臟中的酵素獲取靈感,此酵素以加強過氧化氫來根本解決微污染物。Sudoc第一個產品處理黴菌清除,產品聲稱只用了過去傳統產品八分之一的化學物,卻有更好的表現。
電子產品
- IBM:新的2奈米晶片可提升產品如手機、平板與Xbox等的表現,也使產品能發展到更小尺寸以及其他功能。公司預估可提升45%產品性能,讓電子產品更便宜,也有降低75%能源消耗的潛能。IBM預測,在維持相同容量情況下,若全球每個資料中心都改使用2奈米晶片,每年省下的電力可為4,300萬家戶供電。
一個桌位
- 世界上第一個淨零養老金計畫:英國(和許多其他國家相同)的平均養老金每年為23噸碳排提供資金,而英國Cushon公司現在提供世界第一個淨零養老金,包含一個事業組合碳排放最少的基金。為達成2050年淨零目標,英國各行各業政處於過渡期,而Cushon透過永續設計養老金組合,讓公司為補償較高的碳排付費。
- 讓社區參與重建過程:紐約市住房管理局(NYCHA)近年因未能提供住戶體面、安全與衛生的住房而成為聯邦調查目標。當住房需要維修,重建過程中居民經常會被忽略。但曼哈頓的切爾斯工作小組,首創讓居民打造最能反應社區需求的重建計畫,這是NYCHA歷史上唯一讓公共住宅居民實質參與家園建造計畫。
相關連結
文章來源:經濟部產業發展署產業永續發展整合資訊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