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最新的播客探討了企業的新披露期望
眾所周知,可持續發展報告監管的轉變和變化會讓公司很難跟上最新情況。但企業如何才能深入了解即將出台的披露要求的具體細節,並概述影響其報告內容和方式的關鍵法規?
《SDG Insider》第二季的最後一集是 GRI 的播客,旨在彌合企業報告與可持續發展目標 (SDG) 之間的差距,探討影響力報告與法規的交叉點,同時評估 GRI 作為全球使用最廣泛的自願報告框架的地位。
第 6 集:在監管革命時代駕馭可持續發展報告
在本集中,我們聽到:
Bastian Buck,GRI 首席標準官
Diego Herrera,美洲開發銀行金融市場首席專家
Alyssa Rade,Sustain.Life 首席可持續發展官
Maximilian Müller,科隆大學財務會計教授
他們共同揭示了企業如何更好地適應監管變化,重點關注可持續發展數據的挑戰和機遇以及與可持續發展目標的聯繫。
分享的見解回顧
根據畢馬威可持續發展報告調查,GRI 標准在全球範圍內佔據主導地位。全球收入最大的 250 家公司 (G250) 中,絕大多數公司報告了其可持續發展影響,其中 78% 使用 GRI 框架。然而,調查還顯示,36%的G250成員尚未報告氣候變化,只有不到一半的成員披露了其社會和治理風險。
迄今為止,影響最深遠的強制性可持續發展報告要求來自歐盟,自 2024 年起,企業可持續發展報告指令 (CSRD) 對超過 50,000 家歐盟企業生效。同時,國際財務報告準則基金會推出了可持續發展披露標準,重點關注企業如何將可持續發展相關風險和機遇與財務報告結合起來。
隨著世界各地人權盡職調查法的變化,包括歐盟企業可持續發展盡職調查指令(CSDDD)以及澳大利亞、巴西和韓國的類似舉措,企業越來越需要識別、管理和公開報告其與人權相關的影響。
各種規模的企業已經感受到了這些新法規的影響。例如,許多歐盟以外的公司都面臨著向歐洲市場的買家提供可持續性數據的要求。與此同時,在一些國家,金融領域新的《國際財務報告準則》氣候相關披露正在導致可持續發展風險評估被納入更廣泛的企業戰略和治理中。對於尋求進入金融市場的中小企業(SME)來說,披露要求也變得更加嚴格。
這些新的報告要求和框架也會影響 ESG 排名者和評級者。例如,德國最近的一項研究顯示,ESG 評級方法與 CSRD 下的歐洲可持續發展報告標準 (ESRS) 中的數據點之間只有 10% 的收斂性。 ESRS 的廣泛採用可能會導致在對企業可持續發展績效進行評級時考慮歐盟可持續發展標準數據點的更大壓力。
越來越多的利益相關者,包括監管機構、民間社會和投資者,正在尋求一系列可持續發展主題的詳細信息。 GRI 標準是唯一全面的可持續發展報告標準,旨在解決對經濟、環境和人類的影響,從而提供一個整體框架來滿足利益相關者的需求。 GRI 報告涵蓋 30 多個主題,從生物多樣性到稅收、廢物到排放、多樣性和包容性到健康和安全,是公司及其利益相關者之間透明度的推動者。
Margarita Lysenkova,GRI 國際政策高級經理
GRI 一直與 IFRS 基金會的國際可持續發展標準委員會 (ISSB) 和負責 ESRS 的機構歐洲財務報告諮詢小組 (EFRAG) 合作,以在報告領域實現更大的一致性,從而造福於公司、投資者和整個社會。
GRI 學院還為可持續發展專業人士提供培訓課程,幫助解讀可持續發展報告格局並滿足 ESRS 報告要求。
SDG Insider 還可以通過 Spotify、Apple 播客和 Google 播客訪問。 GRI 感謝瑞典政府通過瑞典國際開發合作署 (Sida) 支持該項目。
譯文出處:報告法規和可持續發展目標的鳥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