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紐約氣候週活動的10個主題涵蓋能源、環境正義、金融、食品、健康、重工業、自然、政策、永續生活與交通,預期到2024年10月舉行的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Convention on Biological Diversity)第16次締約方大會(The 16th meeting of the Conference of the Parties, COP16)與11月舉行的聯合國氣候變遷會議(United Nations Climate Change Conference)第29次締約方大會(The 29th Conference of the Parties, COP29)將貫徹執行下列5大概念:
1. 氣候與潔淨能源融資需要迅速擴張及加速:在難以減排的領域,例如:低碳氫與碳捕捉、封存與再利用等技術,仍面臨尋找投資者資金支持的困難。
2. 應對氣候變遷與自然喪失的策略是並進的:逐漸意識到世界需要保護與恢復自然環境,以應對全球暖化問題,投資者、公司、永續標準制定者與監管機構將更加重視生物多樣性。
3. 需要政策與合作來支持公正轉型:考慮當地不同利害關係人的需求,例如:增加對發展中國家(受氣候變遷影響嚴重)的財政援助、美國能源部由政府推動與私部門合作的能源轉型、氣候科學家與經濟學家跨領域合作及非營利組織共享產業數據等。
4. 科技與人工智慧將有助於推動氣候變遷與永續成長的解決方案:實現更高效的計算並且優化模型,減少製程的耗能。
5. 資訊揭露重視一致性及對自然的影響:公司揭露淨零目標或氣候策略,各方揭露準則逐漸保持一致性,像是自然相關財務揭露(Taskforce on Nature-related Financial Disclosures, TNFD)、國際永續準則理事會(International Sustainability Standards Board, ISSB)與企業永續發展報告指令(Corporate Sustainability Reporting Directive, CSRD)具有高度一致性。
關鍵字:生物多樣性、潔淨能源融資、公正轉型、科技與人工智慧、資訊揭露
文章來源:經濟部產業發展署產業永續發展整合資訊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