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29日歐盟委員會發布「競爭力指南」,目標是讓歐洲成為未來技術、服務和綠色產品的發源地,同時成為全球首個實現碳中和的洲。過去二十年,由於歐盟國家生產力增長持續落後,難以跟上其他主要經濟體的腳步。然而,歐盟擁有扭轉此一趨勢所需的條件,包括富有才能和受過良好教育的勞動力、資本、儲蓄、單一市場及獨特的社會基礎設施,只要能夠急迫地應對長期以來阻礙其發展的障礙和結構性弱點。
「競爭力指南」根據德拉吉報告(Draghi Report)*確定了三個關鍵領域:縮小創新差距、去碳以提升競爭力的路徑、減少過度依賴並提升安全性。首先,歐盟需重新點燃創新引擎,創造有利於年輕創新型初創企業的生態系,並推動高成長領域的產業領導地位,特別是基於深度技術的領域。為此,歐盟將推出「人工智慧超級工廠」及「應用人工智慧」等計畫,並提出先進材料、量子、生物技術、機器人及太空技術的行動計畫。指南亦指出,歐盟應該將高昂且不穩定的能源價格視為一項關鍵挑戰,制定以競爭力為導向的去碳方針,並推動清潔技術和新型循環商業模式;針對鋼鐵、金屬及化學品等能源密集型產業,制定量身訂製的轉型行動計畫。同時,指南提及歐盟需加強供應鏈多元化,減少過度依賴,並透過全球清潔貿易和投資夥伴關係來保障原材料和清潔能源的供應。
此外,競爭力指南強調五大橫向支持措施,這些措施將在各產業中支撐競爭力的提升:1. 大幅減少監管和行政負擔,簡化歐盟資金申請及行政決策過程;2. 透過現代化治理框架來改善單一市場的運行,消除歐盟內部障礙,並加快標準制定過程;3.推動建立歐洲儲蓄和投資聯盟,以優化資本市場,使投資更有效率;4.為了促進勞動市場的匹配,歐盟將發起「技能聯盟」計畫,以投資成人教育和終身學習,並吸引與整合外國高技能人才;5. 歐盟須推出「競爭力協調工具」,促使各成員國在實施共同政策目標時的協同合作。
(*註:德拉吉報告為一份關於歐洲競爭力和歐盟未來的報告,該報告由歐洲央行前行長、義大利前總理馬里奧·德拉吉(Mario Draghi)撰寫,並於113年發布。)
文章來源:經濟部產業發展署產業永續發展整合資訊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