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波士頓顧問集團(Boston Consulting Group, BCG)與Fashion for Good聯合發布的最新報告「時尚產業擴大下一代材料應用(Scaling Next-Gen Materials in Fashion)」,時尚產業92%的碳排放來自於材料的提取、加工與生產,顯示材料選擇對環境足跡具有顯著影響。報告強調,應用下一代材料(Next-Gen Materials)已成為企業未來發展的必要策略。
報告指出,擴大下一代材料應用的三大關鍵因素為需求、流程與成本效率及資本。品牌需加強承諾以確保穩定的材料供應;透過創新技術與規模經濟降低生產成本;同時加大對商業化的投資,以加速此技術的推廣與應用。透過此些策略,品牌不僅能有效降低成本,更能建立更具韌性和成本效益的供應鏈,從而在未來確保競爭優勢。
此外,時尚產業當前面臨多重挑戰,包括氣候變遷、地緣政治問題、日益嚴格的法規及激烈的市場競爭等。極端氣候事件導致天然纖維供應波動,例如巴基斯坦棉花產量降至30年來的新低,品質也有所下降;蒙古羊絨價格漲幅達11%至18%;澳洲因乾旱影響羊毛產量急劇下降。地緣政治因素,如烏克蘭戰爭所引發的原物料價格上漲,以及美中貿易摩擦對全球供應鏈的影響,也對該產業帶來了深遠的影響。在法規層面,歐盟及各國對紡織品回收和環保責任的要求逐步加嚴,進一步增加了品牌的合規壓力。
新一代材料的發展主要依賴紡織物的回收技術,預期在人工纖維、天然纖維與合成纖維領域獲得更大的市占率。尤其化學回收技術能利用各種廢料,並能處理多類型的廢棄物,相較傳統回收方式更具創新性,該回收技術將主導新一代材料的發展,減少對原始資源的依賴。然而,全生物合成的材料仍面臨性能、供應鏈相容性(Compatibility)與生產成本等挑戰。
面對上述挑戰,下一代材料已成為時尚產業的重要突破口。報告預測,到2030年,約1,300萬噸的下一代材料將進入市場,占全球纖維市場的8%。然而,由於目前此種材料仍處於商業化及開發的初期階段,仍需依賴技術創新與成本優化,才能實現更大規模的應用。
文章來源:經濟部產業發展署產業永續發展整合資訊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