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於2021年啟動了零污染行動計畫(Zero Pollution Action Plan),目標是到2050年將污染降低至不再對人類健康和環境構成風險的程度。近日,歐盟委員會與歐洲環境署(European Environment Agency, EEA)共同發布了第二份《零污染監測與展望報告》(Zero Pollution Monitoring and Outlook report),總結歐盟在實現2030年零污染目標的進展。
《零污染監測與展望報告》強調,在歐盟六大零污染目標中,海洋垃圾、農藥與抗微生物污染的情況已有所改善,空氣品質也因政策與減排措施的推動而提升,但是來自農業的氨氣與氮氧化物排放,對歐盟生態環境的負面影響仍然嚴重。
此外,委員會也發布第四份《潔淨空氣展望報告》(Clean Air Outlook report),提供有關空氣污染治理的最新評估。該報告指出,雖然歐盟在減少空氣污染、農藥使用及海洋塑料廢棄物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進展,但在噪音污染、微塑料排放、營養物質污染及廢棄物產生等方面,污染程度仍過高,亟需採取更強而有力的行動,以確保能夠在2030年達成污染減排目標。
為實現2030年零污染目標,報告呼籲歐盟必須全面落實與執行環境法規。目前歐盟已在監管層面採取一系列行動,包括修訂工業排放、環境空氣品質、城市廢水處理、廢棄物框架、水資源框架等指令,同時提出針對汞污染、微塑料污染、自然復育等相關法規提案,以實現零污染行動計畫的目標。
此外,兩份報告亦附上零污染儀表板(Zero Pollution Dashboard),顯示歐盟各地區及首都在推動潔淨空氣、水和土壤污染治理的進展。儀表板透過多項環境污染指標進行比較,評估指標涵蓋健康風險、生態系統保護、生物多樣性等領域,並將各地區與歐盟平均值進行比較。儀表板指出,目前奧地利、芬蘭、法國、德國和瑞典等15個地區污染程度最低,顯示其在改善污染問題的成效。
關鍵字:零污染行動計畫、 零污染監測與展望報告、 潔淨空氣展望報告、 歐盟2030年零污染目標、 零污染儀表板
文章來源:經濟部產業發展署產業永續發展整合資訊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