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科學大學(Tokyo University of Science)研究團隊開發了鈀(Pd)的新型催化劑,名為雙(二亞氨基)鈀配位奈米片(bis(diimino)palladium, PdDI),其氫氣生產效率與鉑(Pt)相當,但可大幅降低貴金屬使用量90%。此技術有望顯著降低氫氣生產成本,使大規模採用氫能更具經濟可行性。
氫能長期被視為清潔能源轉型的基石,傳統氫氣生產催化劑多使用鉑,但由於鉑成本高昂,係氫氣大規模生產的主要障礙。這種新型催化劑將使企業能以更低成本建設氫氣生產設施。此外,這項技術經過12小時的持續運行測試,能於酸性環境中保持穩定性,顯示其能於工業環境中使用。
研究團隊開發了兩種合成方法—氣液界面合成法(gas-liquid interfacial synthesis)與電化學氧化法(electrochemical oxidation),其中電化學氧化法具備更佳的催化性能。該方法可進行大規模生產,並滿足工業製造需求。透過降低材料成本並改善擴展性,將使汽車製造商、氫氣生產商與電極材料供應商等受益,具有重要的商業應用價值。
此外,該技術有助於減少對鉑等貴金屬的依賴,降低材料供應鏈風險,提高供應鏈穩定性,使氫氣投資對企業來說更具可預測性,進一步加速潔淨能源轉型的進程。
文章來源:經濟部產業發展署產業永續發展整合資訊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