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全球影響力聯盟(Global Impact Coalition,以下簡稱GIC)的數據,歐洲每年有超過80萬噸報廢汽車(end-of-life vehicles,以下簡稱ELV)塑膠被填埋或焚燒。儘管汽車製造業者經常做出永續發展的承諾,但實際上僅不到20%塑膠被回收。
因此,GIC推動汽車塑膠循環計畫(Automotive Plastics Circularity,以下簡稱APC),旨在重新設計ELV塑膠的處理方式,該計畫包含八家主要公司巴斯夫(BASF)、科思創(Covestro)、樂金化學(LG Chem)、LyondellBasell、三菱化學(Mitsubishi Chemical Group)、沙特基礎工業(SABIC)、蘇伊士(SUEZ)與Syensqo。
ELV塑膠通常混合雜物、受污染且難以加工,故常被當作廢物處理。現行流程是將整輛車粉碎後,再嘗試分離材料,因此回收塑膠品質不佳。APC專案與化學公司、汽車拆解商和回收商合作,建議相關行業需注重塑膠的早期分類,在拆卸過程中依物質類型和功能對塑膠進行分類,以確保獲得較潔淨的產出物,從而實現更有效的回收,並提高汽車供應鏈中循環再利用的機會。
歐盟綠色協議的ELV法規要求,2030年所製造的新車,其中25%的塑膠必須來自再生材料,而一部分需要來自ELV系統本身。公私部門應攜手合作,遵循歐盟拆解規範,並積極鼓勵塑膠分類。透過制定有效的政策,不僅能實現環境目標,並能建立更永續的汽車製造流程。
文章來源:經濟部產業發展署產業永續發展整合資訊網